記者 儲珊
暴躁、憤怒、抓狂、咆哮……這兩天,和同事閑聊過程中,“孩兒她媽”用這幾個詞語概括了輔導女兒做作業(yè)時的狀態(tài)。小范圍調(diào)查了一下,家長們對這個狀態(tài)十分“感同身受”。
“不做作業(yè)時父慈子孝,做作業(yè)時雞飛狗跳”。眾多媽媽都說,每到傍晚輔導作業(yè),就覺得自家孩子又蠢又笨,學習習慣還很差,不得不一直勸慰自己“親生的,要忍著?!?/P>
但講題的時候,音量還是一次比一次高,真生氣的時候,還免不了“家法伺候”。然而,每天必過的“作業(yè)關”,不僅考驗著父母,也成了孩子們的負擔?!捌綍r是天使,每天一教我做作業(yè)就變成魔鬼?!闭f起每天最糟糕的寫作業(yè)時間,一個五年級的孩子攤攤手表示。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迸惆?,原本是最長情的告白。為何原本溫馨的親子時光,會變成雙方想起來就頭疼的時刻呢?原因之一是來自外部的壓力,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要求孩子不能輸在任何地方;原因之二是父母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要求自家娃,甚至考了第一名也不能沾沾自喜,要再接再厲。
如何才能從“吼媽”變成“好媽”?關鍵還在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是終生的事業(yè),不在于一時成敗,而在于跑贏在終點。父母拋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孩子才能緩慢自在的成長。其次,不妨試試召開家庭“吐槽大會”,聽聽孩子的純真想法,家長不僅能及時糾正自身的錯誤做法,也能形成暢通的溝通渠道,培養(yǎng)良性親子關系。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