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千島湖網 網絡支持:杭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方長生/口述 余祝華/整理
人物簡介:
方長生,男,1927年10月出生,浙江淳安人,1949年12月參軍,歷任浙江省第四軍分區(qū)教導隊學員,華東軍政大學浙江分校學員,中國人民解放軍24軍70師201團一營三連文化助教,掃盲班助教,一營二連文化助教,復員部隊20團三營十三連學員等職,1952年9月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5年10月復員回到老家務農,次年6月分配到浙江二輕廳所屬杭州福華絲織廠當文化教員,廠職工業(yè)務學校專任教師至1979年8月退休。
一波三折的參軍路
我是千島湖鎮(zhèn)浪達嶺東莊村人,今年90歲了。1949年12月,我剛畢業(yè)于淳安師范學校,就趕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到淳安及周邊縣招收學生兵,我和許多同學相約去報名。由于父母只生了我和我妹妹兩個,按照當時農村的觀念,也算是家里的獨子,因此父母很反對我當兵。但是我當兵的決心很大,執(zhí)意報了名。在進行簡單的體檢后,就被錄取了,并被編入浙江省第四軍分區(qū)教導隊第二中隊。第二中隊的兵源主要來自淳安、遂安、建德、桐廬。慶幸的是,我們這批新兵是從縣城乘船直奔建德梅城的,倘若乘車走公路的話,便會路過西園東莊,也就會被在那里等候的父母攔截下來。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們到了梅城后不久,還是被父母打聽到了我的下落,他們竟然專程到梅城勸我回家。我費了好大的口舌,加上同伴們也從旁幫我說話,好不容易才迫使父母很不情愿地踏上回家的路。
在軍校就讀的日子里
在第二中隊待了一個多月后,華東軍政大學浙江分校到我們教導隊選調學員,我也在被選中之列,于是來到位于金華市的浙江分校。又過了一個多月后,第二中隊由于要撤銷,中隊其余人員也都來到浙江分校。看到剛分別不久的戰(zhàn)友又能夠在一起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在浙江分校,我被安排在第三大隊第十中隊第十一分隊。每個分隊12人,實際就是一個班。我們三大隊的校舍是原國民黨政府的監(jiān)獄用房,每個分隊一大間。分校的學習生活很緊張,主要是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政治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社會發(fā)展史,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容是“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方面的課程。軍事訓練所花時間最多的是隊列、射擊、投彈。學習期間學員并未配槍,只是到了訓練時才給配槍,訓練完就收回,投彈也只是投教練彈,從未投過實彈。我們在浙江分校學習了整整10個月,期間,我們還到武義縣農村幫農民捉稻蟲。由于途中要涉水過河,而水又比較深,為了防止事故,大隊首長命令男學員背女學員過河。起初大家都怕難為情,不肯背,后來還是干部帶頭背,這才上演了一出“豬八戒集體背媳婦”的活喜劇。
奔赴戰(zhàn)場
1952年9月初,我部奉命由嘉興乘火車開赴朝鮮戰(zhàn)場。我們乘的是悶罐車,既無床鋪,也無座位,只能席地而睡,撒個尿就站在車箱門口朝外撒。到停車吃飯的時間了,大家就下車到沿途兵站扒幾口。有意思的是,我們在濟南兵站下車后,有位戰(zhàn)士因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城市,不由得多逛了一會兒,未能趕上火車,給扔在濟南了。后來聽說還是在當?shù)卣膮f(xié)調下,讓他乘坐特快列車追到目的地的。我們先到遼寧丹東,接著繼續(xù)乘火車,直到吉林通化,然后徒步轉赴吉林集安。在集安待了一天,并在這兒換了胸標,胸標上的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換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緊接著就是進行學習動員,首長要求我們要樹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決心和信心,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尊重朝鮮的風俗習慣,嚴守朝鮮的政策和紀律。然后宣布了入朝作戰(zhàn)命令,明確入朝后的行動和任務,還進行了行軍、露營、防空、挖散煙灶等訓練;并補充了彈藥、發(fā)放了冬裝,清理了個人行裝,發(fā)給我們每人一份可用3天的食品。9月18日下午6時許,我們70師在師長陳仁洪、政委時生的率領下,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志愿軍軍歌,跨過臨時搭建的浮橋,進入朝鮮境內。當時24軍軍部還派出軍樂隊奏樂歡送我們,場面甚是熱烈、隆重、感人。進入朝鮮后,為了防止敵機空襲,我們每天都是晝伏夜行。走的時候由于少部分戰(zhàn)士嫌帶的東西太重,就把份量重的罐頭送給當?shù)乩习傩?,于是還沒到第三天就沒吃的了。為了不讓戰(zhàn)友餓得掉隊,許多人都爭相把自己的食品勻點給已經顆粒皆無的戰(zhàn)友。
艱苦的千里行軍
我們部隊此行的任務是開往朝鮮國土的蜂腰部——東海岸的元山港,去接替27軍79師的防務。從中朝邊境到元山相距千里,沿途崇山峻嶺、地形起伏崎嶇,全軍指戰(zhàn)員在敵機晝夜空襲的情況下,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晝夜兼程向元山港開進。每個戰(zhàn)士均背負全部冬裝,彈藥、主副食品等20余種行裝,平均負重達65斤。行軍初期,因為部隊缺乏在黑天雨夜、負重過大等復雜性情況下的行軍經驗,適應能力差,并且個別領導預見性不夠,對部隊要求不嚴,曾一度發(fā)生丟棄物資,成建制掉隊,擅自中途宿營等違紀現(xiàn)象,影響了部隊戰(zhàn)斗力。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20多天的行軍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指戰(zhàn)員們發(fā)揚我軍吃苦耐勞的傳統(tǒng)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不少同志肩壓腫了不叫苦,腳上打泡不叫痛,繼續(xù)咬牙堅持走。營團干部與連隊一齊走,首長將馬讓給病號騎,干部幫助戰(zhàn)士扛槍,幫助炊事班挑擔子的感人場面,隨處可見。
10月上旬,24軍各部隊先后到達指定地域,接替第27軍在元山港的防御任務。24軍指定第70師、第72師為第一梯隊,第74師為預備隊,擔負元山港寬正面的海岸防御和堅守馬息嶺、確保馬轉里的安全、隨時準備消滅永興灣登陸之敵的任務。
軍事對峙與軍事斗爭準備
我們接防元山港后的一段時期,與正面之敵形成對峙局面。此時正是朝鮮戰(zhàn)場形勢相對平穩(wěn)期,但平穩(wěn)期也有不平穩(wěn)的時候,期間,美軍為配合上甘嶺戰(zhàn)役,多次組織艦艇、飛機,進行登陸作戰(zhàn)演習,不斷用艦隊炮火向我部發(fā)起挑釁。好在當時我們24軍各部都配備了高射炮兵,先后進行50余次對空作戰(zhàn),擊落、擊傷敵機多架。我們在嚴密監(jiān)視敵情的同時,抓緊進行工事加固,每天都要花費大量時間修挖坑道。在與敵對峙期間,部隊還不斷開展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政治學習主要是學習志愿軍入朝以來的英雄事跡和作戰(zhàn)經驗,學習防御作戰(zhàn)的戰(zhàn)術思想,戰(zhàn)術原則,協(xié)同作戰(zhàn)與作戰(zhàn)指揮的方法等。軍事訓練主要是學習各種作戰(zhàn)技能,要求每個戰(zhàn)士一兵多用,一專多能,不僅學會射擊,投彈,爆破,還要掌握蘇式手雷,爆破筒等5種武器的使用方法;樹立孤膽作戰(zhàn)、把斗爭焦點推向敵人陣地的戰(zhàn)術思想;了解當?shù)孛袂?,普及朝鮮一般常用語言,使部隊較快熟悉新環(huán)境,為新的軍事斗爭作好準備。
嚴寒中接防上甘嶺
1952年12月29日,24軍接到志愿軍司令部的命令,70師開赴中線,接替15軍45師在上甘嶺、金化與平康地區(qū)的防御任務。12月31日,70師從師部駐地元山港出發(fā),向中線上甘嶺平康地區(qū)開進。元山至上甘嶺平康地區(qū)相距200余公里,其間群山橫貫,江河密布。時值隆冬,極目所至,到處都是冰天雪地,朔風凜冽,寒氣逼人的景象,有時氣溫達到零下40度。當時部隊中流傳許多有關朝鮮異常寒冷的傳說,有的說小便時要帶根棍子敲打;有的說大便不能蹲;更嚇人的說法是耳朵凍得一碰就掉,鼻子凍得一摸就平等。部隊各級領導都再三強調,在野外冰天雪地行軍時千萬不要隨便去碰摸耳朵鼻子。
部隊在開進上甘嶺平康地區(qū)200余公里路途中,的確吃盡了冷凍與饑餓的苦頭。一路上由于冰天雪地,道路特別滑,行走時稍有不慎,就會滑倒;大批干部、戰(zhàn)士被凍傷,凍傷最嚴重的部位是雙腳,有的雙腳被凍成冰坨坨了,鞋襪被凍在一起脫不下來。由于當時行軍過程中醫(yī)療條件跟不上,凍傷嚴重的雙腿就被拉到后方醫(yī)院截肢了,落下終身殘疾。指戰(zhàn)員們就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在“交好防,行好軍,接好英雄陣地,鞏固和發(fā)展老大哥部隊勝利”的口號下,背負70余斤的服裝和武器彈藥,翻山越嶺,冒雪斗寒,沖過無數(shù)道敵機轟炸封鎖線,于1953年1月上旬進入上甘嶺平康地區(qū),接替15軍45師。
鐵原“守備戰(zhàn)”
70師來到上甘嶺平康地區(qū)后,我們二連被安排在一個叫“鐵原”的地方,這里是全團最前沿地段,距美軍陣地僅約600米。這里有45師留下的非常不錯的坑道,里面一間一間的洞穴,猶如一間一間的房間。晚上睡覺就用彈藥箱擺拼成“床鋪”。我們的任務就是與美軍對峙,打一場持久的“守備戰(zhàn)”。我們陣地的地勢比美軍的高,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yōu)勢,但美軍的工事比我們的堅固,我們是土坑道,美軍是鋼筋水泥的碉堡、地堡。美軍陣地幾乎每天都會向我方陣地發(fā)射炮彈,我們也時常用火力回擊,以解心頭之恨。有時我們還會組織小分隊,利用夜幕作掩護,對敵方陣地發(fā)起偷襲??赡苁怯捎谖曳讲渴鹆烁呱渑诨鹆Φ木壒拾?,敵人的空襲倒不多。我們在前沿陣地堅持了兩個多月的“守備戰(zhàn)”,就奉命撤下來了。這兩個多月,我們從未洗過臉,更別說洗澡了,也沒換過衣服,身上都有些發(fā)臭了。撤下來后才得以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換上干凈衣服,那種爽的感覺是和平時期的人根本體會不到的。
最后的戰(zhàn)斗
1953年5月,朝鮮戰(zhàn)爭的?;饏f(xié)定遲遲得不到簽署,志愿軍司令部決定以打促和,組織金城反擊戰(zhàn),給敵致命的最后一擊。我們24軍奉命配合20兵團參戰(zhàn)。7月13日,金城反擊戰(zhàn)進入第三階段也是最后階段,戰(zhàn)斗異常激烈。戰(zhàn)至7月下旬,已經撤出鐵原“守備戰(zhàn)”,休整了一個多月的我們二連忽然奉命開赴五圣山前沿陣地,參加對敵最后決戰(zhàn)。這是一場異常殘酷的戰(zhàn)斗,事先每人都必須在衣服里面縫上一塊白布,上面清晰地寫上姓名、部隊番號、家庭詳細地址、家人姓名等。有職務的還要寫明本人犧牲后由誰接替自己的職務,很有一種決一死戰(zhàn)、視死如歸的豪氣。當時上陣地的指戰(zhàn)員全都是輕裝參戰(zhàn),除了隨身攜帶槍支彈藥、干糧和一壺水外,其他什么也不帶。上級對這場戰(zhàn)斗有很明確的要求,就是務必通過3天3夜的激戰(zhàn),一舉全殲敵軍,堅決拿下陣地!我們排奉命在戰(zhàn)地醫(yī)院執(zhí)行保衛(wèi)和維護的任務。所謂戰(zhàn)地醫(yī)院,實際就是離前沿陣地只有幾十米的一片小樹林,利用樹林的掩護,給陣地上抬下來的傷員作緊急處理。戰(zhàn)地醫(yī)院除了醫(yī)務人員和我們保衛(wèi)人員外,人數(shù)最多的是擔架員,她們都是受雇的朝鮮婦女。她們每3個人負責1幅擔架,2個負責抬,1個負責看護。經過3天3夜的激戰(zhàn),果然取得預期戰(zhàn)果,一舉拿下敵陣地,整個金城反擊戰(zhàn)也取得完全勝利,最終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的代表坐到談判桌前,并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上乖乖地簽了字。
回歸故里
朝鮮停戰(zhàn)后不久,我們即移師肅川,擔任西海岸的警備任務。1955年10月8日,70師由副師長牛書寶、副政委樂時鳴率領下,從朝鮮西海岸肅川經新義州回國。70師是24軍回國先頭部隊,當部隊所乘列車通過鴨綠江到達安東時,受到當?shù)卣腿嗣竦臒崃覛g迎。我們抵達遼寧鳳城后,在此停留了10多天。接著繼續(xù)向南行駛,也不知走了多少天,直達浙江紹興,才在紹興市區(qū)駐扎下來。當時,志愿軍被認為是“最可愛的人”,受到地方很大的優(yōu)待。在紹興不僅能住好、吃好,每天還有戲看,而且不用花錢買票。在紹興休整了1個多月,我們就奉命復員回到淳安。不久后,便被安排到杭州著名國營企業(yè)福華絲廠當文化教員。
從朝鮮戰(zhàn)場回來已經60余年了,回想起當年的戰(zhàn)爭那么慘烈,深感和平來之不易。如今我已是年過九旬的老人了,在縣城過著兒孫繞膝,盡享天倫,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更覺和平之寶貴。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軍隊更加強大,愿中華民族早日實現(xiàn)偉大復興。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徐麗 姜智榮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