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王恒堂
有詩云“一朝誤入鳩坑,忽覺畢生清香?!?/p>
鳩坑鄉(xiāng)位于淳安縣西部,距縣城40公里,呈三角形,乃浙皖通道咽喉之地。南村、賦置、鳩坑源水依山趨勢同向注入千島湖。全鄉(xiāng)群山連綿,峰巒起伏,這里生長的茶葉是鳩坑種的原產地種,又稱睦州鳩坑茶,歷史上為貢茶,文獻上有“鳩坑嶺產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具臻妙境”之記載。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人的人生故事又與這山山水水、遍野的茶葉密不可分。
八歲兒童采茶去
1963年,我剛上小學那年,鳩坑公社有茶園面積2442畝,產茶1320擔。我們樹山大隊有茶園面積300多畝,是鳩坑公社的重點產茶村。
春茶采摘旺季,每天青葉有一萬多斤,全都集中大隊茶葉初制加工廠統(tǒng)一加工。茶農白天是采茶工,晚上是制茶工,次日,大家還要把茶葉挑至離村十五里地的百念畝茶葉收購站賣茶葉,往往一天只能睡上三四個小時。
那時我們小孩子一放學就回家?guī)图依镒鲛r活、干家務。一到春茶采茶季節(jié),星期六下午半天、星期日一天都得和父母親一起上山采茶。
當時,我縣生產的精制眉茶,為中國茶葉珍品,主要出口創(chuàng)匯,遠銷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因此,淳安縣茶葉主管部門非常注重茶葉質量,重視茶葉的生產和加工,還制定了系列的茶葉采摘標準和初制毛茶收購標準,由省茶葉公司發(fā)放標準茶樣對樣評審收購。
為了國家利益,也為了鳩坑茶的聲譽,各生產大隊都十分重視采茶環(huán)節(jié),把采摘標準青葉當作第一關。我清楚記得,那年的4月19日是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跟隨父母親到王柏嶺腳殿門口茶園采茶去。
在采摘時,我嚴格按照專家講解的采摘標準,細心從茶樹上采下一芽二三葉的新梢,還不能帶蒂、梗子和余葉。一天下來,我采的茶葉竟也裝滿了小茶簍。
當天晚上正好縣電影院送電影下鄉(xiāng)。我就拿著板凳,背著茶簍,到茶廠稱茶葉,順便到操場上占位子等著放電影,路上正好碰上公社干部王榮東和來村放電影的縣電影院方師傅。他們停下來后,先是在茶簍口看了看茶青,接著又伸進茶簍里抓了一把青葉,放在手上仔細地查看,都認為我采的茶葉采得很標準,而且也很干凈,一點雜物也沒有。
晚上六點多就要放電影了,放映前播放了一個臨時制作的幻燈片。銀幕一打開,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就是一張快板幻燈片:“8歲兒童王恒堂,采茶一芽二三葉;無蒂無梗無余葉,為國出口做貢獻?!?/p>
頓時,電影場內響起一片片的稱贊聲,還有鼓掌聲,讓我既激動又害羞,從這以后,我就成了村里的采茶“小兵張嘎”。
石山人
我的老家原來叫做石山村。
顧名思義,石山肯定是“萬山壁立土蹺瘠”。石山村就是一個地瘠民貧的小村落。
石山村
石山村可供種植五谷糧食的耕地只有屋后、里塢、塘里三個地塊的二十五畝旱糧地,沒有一分水田。人均旱糧地只有四分不到,且土地貧瘠。記得我8歲那年(1963年),由于天氣干旱,苞蘆只長了二尺五寸長,蕃薯藤扦下去蕃薯禾只有兔子尾巴長。村民只能苞蘆籽帶蒲一起磨成粉做粿,蕃薯連梗帶葉熬成能照見人影的湯,以此果腹充饑。
由于地處僻壤,交通也極為不便,買個針頭、線腦、頂針、木梳也要翻山越嶺徒步跑到十里外姜家村才能買得上,別說馬車、汽車了。有的村民一輩子也沒有座過輪船、汽車等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
在這樣惡劣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下,石山人不氣餒、不甘于這樣落后的現(xiàn)狀。王姓石山人始終秉持“崇學、實務、敬宗、睦鄰”這一祖訓,民風淳樸、民心向上。實務更是石山人的一種精神所在,面對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村民一步一個腳印去改造環(huán)境。載茶、制茶、買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石山人一向以茶為生,茶葉也是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茶,是石山人的希望和未來。
石山村產茶的歷史悠久,但歷史上基本上是以茶換物,民國初,村里的三林太公就把每戶茶農加工的烘青茶賒進來拿到威坪街去換糧食,然后將糧食分給茶農。
石山人栽茶多為開墾緩坡丘嶺荒山,保留自然野生茶樹,并從稀疏的空缺地挖取野生茶樹補種為茶園。石山人一代接一代的栽茶,從屋后排垅里開墾到王柏嶺腳、楊山垅、蘆績壪、黃泥坪,再到茶垅壪、楓松嶺、生茍?zhí)晾?、方蘇塢,所栽茶樹多分布于地勢高峻的山地或山谷間的坡地。
在這里茶與自然環(huán)境相融合,林間多有建蘭、惠蘭、九節(jié)蘭生長,數(shù)百年的蘭香侵潤,也讓茶葉芽壯、重實、魁梧、美觀、色澤黃綠油潤,銀毫長而特顯,這里的茶有熟栗子香和蘭花香,被譽為珍品。
20世紀50年代,中國著名茶學家、茶樹栽培專家李聯(lián)標專程赴鳩坑鄉(xiāng)指導“烘改炒”,還到過我們村呢。
為了“烘改炒”,村里的茶農廢除了老加工方式,采取殺青、揉捻、解塊、二青、三青輝干等工序完成炒青茶的制作。原烘青茶采用的“磨級鍋”改成了茶灶,炒青需揉捻,家家戶戶打起手揉捻竹床。我家至今還保存著一帳完整的揉捻竹床,歷經(jīng)七十多年,成了一件文物了。
20世紀六十年代未和七十年代初,為了茶葉增產增收,開始將坡地茶園改為梯地(田)茶園。歷經(jīng)三四年,王柏嶺腳、茶垅壪、方蘇塢等幾十畝坡地茶園都改成了梯地茶園,加上科學種植,產量大幅度提高。
此時,我們村的茶園已經(jīng)發(fā)展到八十多畝,經(jīng)濟條件也有了一定改善。全村茶葉收入2800余元,年終分紅我家也分得了128元;到1981年經(jīng)濟林承包責任制時,茶園發(fā)展到了一百二十多畝,人均兩畝多。
隨著茶園大面積增加,再加上科學種茶、制茶,茶農的收入得到極大增加,茶葉多的農戶年經(jīng)濟收入達4萬多元。
現(xiàn)在,隨著“康莊工程”道路貫通,汽車也能開到家門口了。如今,全村家家戶戶建起了新房,家家戶戶擁有了小汽車。
茶葉班
鳩坑公社創(chuàng)辦的鳩坑五七中學高中班是我青年時代夢想起航的地方。
那個時候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輕人在這里真正接觸到專業(yè)知識和技術培訓。這個學校為鳩坑茶葉產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技術支持的基礎。
1971年2月,鳩坑五七中學開始高中招生,我被錄取為首屆學員。學校實行半耕半讀的辦學模式,學制兩年,主要任務是為農村、農業(yè)培養(yǎng)農業(yè)技術和管理人才。當時的農業(yè)(茶葉)班主要培養(yǎng)大隊植保員、茶葉技術員。
學校還組織師生利用課余時間創(chuàng)收。那時,鳩坑糧站剛剛建成,大量國家供應糧從水路運到劉家碼頭,學校就包下糧站全年的糧食裝卸任務。船一靠岸,全體師生就涌向碼頭,抬的抬,背的背,把船上的大米和面粉卸下,運到倉庫貯存,又將堆放在岸上的炒青茶成品裝運上船,所得收入補充辦學經(jīng)費。
鳩坑公社七山二水半分田,當時公社提出“向荒坡要糧、向荒山要茶”“先治坡、后治窩”的號召,全公社掀起了造田造地、種茶運動,為了科學種田種茶,鳩坑五七中學開設了農業(yè)(茶葉)專業(yè)班,這是很有遠見的。
農業(yè)(茶葉)專業(yè)班學員們一邊學習雜交玉米、高梁制種等農業(yè)技術,一邊學習茶葉種植、培管和采制專業(yè)技術和技能,學校還聘請了余杭茶校專業(yè)畢業(yè)的鄉(xiāng)茶葉專業(yè)技術員吳長田給我們授課,從種子選育、種植、培管、采摘、制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把茶葉生產技術一一傳授給我們,讓我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對茶葉多了一份情感。
學校還在校辦茶場開展栽茶實踐。學員在茶場里條播栽茶,選好壯實的種子,五粒一穴按梅花形分布下種,分穴按三角形分布,再撒上五厘米厚的帶砂泥,鋪上一層土,加蓋自割的草和嫩木稍,就完成了條播栽茶的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深化了學習內容,更增添了學員們的學習興趣。
學校還經(jīng)常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拾茶葉”就是其中一項。在茶鄉(xiāng),有句俗語叫“夏前是個寶、夏后是個草”,為了趕在立夏前多采茶葉、多增收,每年春茶采摘結束后,學校就組織學員們上山采摘野生茶與“夾蓬茶”(茶蓬中未采完的青葉),謂之“拾茶葉”,也叫“洗蓬”。
鳩坑五七中學,豐富了我的人生經(jīng)歷,讓我們這一代人歷經(jīng)磨難早成才,畢業(yè)后學員們多數(shù)成了各大隊茶葉技術員、農技員、赤腳醫(yī)生,成為鳩坑發(fā)展的骨干,為鳩坑的發(fā)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圖片由曹娟、王恒堂提供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鄒楚環(huán) 姜智榮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