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日本一区二区|18AV国产在线播放|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影视|久久精品苍井空免费一区二|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国产亚洲日韩网爆欧美国产中文

視界千島湖

快·準·活·美

點擊打開
您當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藝 > 人文探究
我所知道的送駕嶺“孤魂碑”
發(fā)布時間:2023-08-31 08:50:59

洪運生

獅古山是我縣著名的革命根據地,素有淳安“小井岡山”之稱,其閃光點有二:一是1934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獅古山送駕嶺打了場漂亮的阻擊戰(zhàn);二是1935年,中共閩浙贛省委派獨立師政治部主任劉中林率部來到獅古山開展游擊斗爭,并于翌年6月正式建立中共下浙皖特委。

關于送駕嶺阻擊戰(zhàn),小時候父親帶我途經送駕嶺腳百步階時曾多次對我講起過。至于為何而打,戰(zhàn)況如何?父親雖講不清,但這里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后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我采取參考有關史料與實地采訪、勘察相結合的辦法,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地還原當年送駕嶺阻擊戰(zhàn)的相關情況。

據史料記載,1934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銅山、白馬、上坊一帶突圍至龍川的塔底、魯村,向皖贛邊境轉移,經姚家、送駕嶺,遇敵第49師追擊至送駕嶺西側、敵補充第1旅追擊至送駕嶺東側,在兩面受敵的嚴峻情況下,紅軍偵察連利用有利地形,虛作聲勢,兩面開火,巧妙應戰(zhàn),造成敵第49師與敵補充第1旅相互混戰(zhàn),并趁機順利撤出,向大連嶺轉移。

現有各類史料記載的送駕嶺阻擊戰(zhàn)的戰(zhàn)斗過程都是一致的。但是涉及具體的戰(zhàn)斗規(guī)模、戰(zhàn)損情況等,例如該戰(zhàn)役紅軍究竟犧牲了多少人?殺敵多少人?當時投入的戰(zhàn)力情況如何?卻是眾說紛紜。

我在尋找參考資料時,曾找到《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淳安活動大事記》一文,內有一份《敵機在淳安境內追擊紅軍及損失情況表》表內明確記載:“1934年9月25日,敵機3架次,在鮑家村(今浯溪村)上空投彈4枚,無傷亡;同日,敵機3架次,在連嶺腳上空投彈3枚,亡33人,傷很多,亡的均為紅軍?!?/p>

為弄清送駕嶺之戰(zhàn)人員陣亡的準確數據,當地村干部數次帶我實地勘察送駕嶺之戰(zhàn)遺址,找到了安葬陣亡人員的三道公墓,其中葬于石門內山與烈山橋西的兩道公墓已塌,幸墓碑仍在,墓碑上分別刻有陣亡人數、立碑時間與立碑人。

這三道公墓以送駕嶺為軸心呈三角狀分布,第一道公墓在送駕嶺西側,土名叫“石門內山”;第二道在送駕嶺東側,土名叫“烈山橋西”;第三道在連嶺腳南,土名叫“查塢橋頭”。三道墓碑的刻寫格式相同,皆為豎刻,右側刻陣亡人數,中間刻“孤魂碑”三個大字,左側刻坐落位置、立碑時間。根據墓碑上的石刻記載,三道墓碑均為民國二十四年小陽月(1935年10月)立,立碑人均為遂安縣西北鄉(xiāng)人。

三道公墓內安葬的陣亡人數、身份都不同,第一道公墓石刻記載“安葬陣亡官長軍士共計五十六人”;第二道公墓石刻記載“安葬陣亡軍士共計二十九人”;第三道公墓石刻記載“安葬陣亡軍士及死難人民共計三十五人”,三處合計一百二十人。  

發(fā)現這三道公墓后,不僅弄清楚了送駕嶺之戰(zhàn)陣亡人員的具體數量,還能從不同的埋葬位置,大致推斷出墓內軍士的不同身份。如第一道公墓在石門內山,此地在送駕嶺西側的五洲源,是當時紅軍與敵第49師作戰(zhàn)的地點,據此推斷陣亡人員應為敵第49師的人員。第二道公墓在烈山橋西,此處在送駕嶺東側的雙源澗,是當時紅軍與敵補充第1旅的作戰(zhàn)地點,陣亡人員應為敵補充第1旅的人員。而第三道公墓在連嶺腳南,此地離送駕嶺兩股敵軍混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約八里,是紅軍大部隊轉移皖南翻越大連嶺的必經之地,且敵機在此投了3枚炸彈,陣亡的應該都是轉移途中的三十三名紅軍。但墓碑上刻的卻是“安葬陣亡軍士及死難人民共計三十五人”,那多出來的二人是誰?據推測應該是蒙難的民眾了。

三道公墓的發(fā)現完善了部分黨史資料表述中的不足,這是值得欣慰的??扇羰悄苷业阶糇C送駕嶺之戰(zhàn)戰(zhàn)況及戰(zhàn)后當地民眾是如何建筑這三道公墓的依據,那就更加完美了。但要找到這樣的依據實在是太難,就在我對尋找“依據”并不抱希望時,一次意外發(fā)現讓這一切成真。

當時我為了采訪、勘察的方便,一直都吃、住在浯溪村(原鮑家村)。一日清早,我到村中溪埠頭去洗漱,無意中發(fā)現埠頭上有爿很大的青色洗衣石板上有碑刻,職業(yè)的敏感引起了我的好奇,趕快把石板撬起來,抹去污垢,仔細看了起來,一看到碑額上“福善齊登、三道公墓”這幾個字,我就被牢牢地吸引了,原來這竟是記述送駕嶺之戰(zhàn)及建筑三道公墓的碑記。

據此碑文記載,第一道公墓石門內山葬陣亡軍士五十六人(送駕嶺下);第二道公墓烈山橋西葬陣亡軍士二十九人;第三道公墓連嶺腳南葬陣亡軍士三十五人(又葬遺骸八人)。而且碑文中還記有“兩軍鏖戰(zhàn)一晝夜,受槍彈丸死者以數百計……賴有地方信士仁人及慈善家諸君子,固募集資金,將此次被戕骨骸收集而埋之,爰為銘記爾勇壯兮,舍身軍途烽火相接兮……”等內容。

此碑文一是印證了三道公墓的埋葬地點、陣亡人數,唯一不同之處是在第三道公墓埋葬人數后面用括號加了“又葬遺骸八人”字樣,就是說實葬人數是四十三人。為何會出現實葬人數與孤魂碑上刻寫的人數不符?其實,稍加梳理也不難理解:從時間上推算,送駕嶺之戰(zhàn)是1934年9月間,三道公墓碑均是1935年10月刻立,中間隔了一年余,而“福善齊登碑”則是1938年正月刻立,與三道公墓碑的刻立時間相差了兩年多。也就是說,送駕嶺之戰(zhàn)的陣亡人員在戰(zhàn)役一年之后才得以安葬,第三道公墓內安葬了三十五具遺骸之后,又在連嶺山麓、溝壑找到了另外八具遺骸復埋之,故在鐫刻“福善齊登碑”時做了補充。二是反映了送駕嶺之戰(zhàn)慘烈程度,描述戰(zhàn)火慘烈用“兩軍鏖戰(zhàn)一晝夜,受槍彈丸死者數以百計”表述,這也從另一角度佐證了戰(zhàn)役的真實性。

淳安發(fā)布

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