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千島湖網 網絡支持:杭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魯永筑
萬歲嶺古道,位于浙皖交界處。起點為浙江省淳安縣鳩坑鄉(xiāng)翠峰村萬歲橋,終點為安徽省歙縣璜田鄉(xiāng)璜蔚村,全長16.5千米,是舊時歙縣與淳安之間一條陸路交通要道。
相傳,萬歲嶺在明朝以前稱“谷雨嶺”。山嶺之上遍植茶葉,是名茶鳩坑種的發(fā)源地。唐朝時期,鳩坑茶被選為“貢茶”。官府為了保證貢茶品質,規(guī)定每年谷雨之日才可以開園采茶,因此叫作“谷雨嶺”。后來改稱“萬歲嶺”,據說是與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曾屯兵谷雨嶺有關,元朝末期,朱元璋起義之初,曾在此修筑“打天巖”“打鐵巖”“牧馬巖”三個山寨,厲兵秣馬,功成后登基,朱元璋經常想起谷雨嶺,就封賜谷雨嶺為“萬歲嶺”。
(一)
癸卯年春,我們一行人開始走萬歲嶺古道。我們以鳩坑鄉(xiāng)金塔村為起點。在金塔村腳,路旁有一座古石橋,名曰“集義橋”。這座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的古橋,如今已被閑置。在沒有公路交通的古代,這座橋是鳩坑源的必經之橋。萬歲嶺古道上過來的行人,要通過這里,才能前往更遠的遠方。
沿途無論是山坡,還是田中,皆是茶園。嫩綠的新芽在深綠的茶叢之上,盎然著春天的氣息。
到了翠峰村,才算到了萬歲嶺古道實際意義上的起點。
萬歲橋,位于翠峰村中,橫跨于溪流之上。古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額上“萬歲橋”三字依稀可辨。相傳,元代以前,此橋為木橋。明太祖朱元璋在谷雨嶺屯兵時,經常路過此橋。朱元璋稱帝后,改木橋為石橋,取名“萬歲橋”。遺憾的是,1998年,橋面澆筑混凝土加固,致使古橋橋面被覆蓋,失去了古橋的古韻。
翠峰村頭進去不遠,路有分叉,水分兩源。從左源可至塘坪山,這個村莊位于半山腰里,因村形似湯瓶,俗稱“湯瓶山”。著名的“鳩坑茶樹王”,就生長在這里。塘坪山,不僅孕育了茶樹王,其自然景觀也是十分可觀。
探右源而入,途經翠峰水庫。再往前走,山勢更為逼仄,峽谷更為幽深。附近有天龍瀑和臥龍瀑,瀑布懸空而下。
天龍瀑,坐落在老林塢村口對面,從龍門上方巨石中直瀉而下,落差70余米。遠看似白練懸空,近看水珠飛濺落入下方潭中,宛若碧玉落盤,鏗鏘有聲,甚為動聽。
臥龍瀑,坐落于老林塢村口石場里邊的小龍門中。此處兩山夾水,小龍門呈四十五度角緩緩而上。一條瀑布順著小龍門中間石縫傾瀉而出,好似一條玉龍臥在小龍門上,搖首擺尾。
兩處飛瀑,上半年春夏多雨時,其狀更為壯觀,人在遠處即聞其聲,近處其聲如雷鳴虎嘯,震耳欲聾。下半年枯水期,則聲如彈琴奏樂,舒緩雅靜,令人神怡。
離開老林塢,沿盤山路繼續(xù)上行。這條路開通沒有多久,是一條寬敞的新路。然而,道路是在陡峭的巖壁上鑿穿而成的,上覆林莽,下臨深淵,非常險絕。如果不是設有鐵質護欄,城里的司機會嚇破膽的。盤旋了多道彎后,來到柴坦村。這是建在懸崖上的村莊,遠遠望去,宛若建在空中的樓閣。當年朱元璋曾在此激戰(zhàn)元軍,大獲全勝。
當年戰(zhàn)馬嘶鳴的柴坦,今日一派祥和之景。一戶農家的對聯這樣寫著:“當年洪武征戰(zhàn)地,如今脫貧致富村?!?/p>
古道如同一個繩子,一頭系著嶺腳的老林塢,一頭就系在了萬歲嶺頂。由于萬歲嶺上半山比較平緩,當地村民早已開辟成了茶園,視野比較開闊,古道的路徑盡在一望之中。
(二)
站在嶺頂回望,來路像一條巨龍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深邃而修長。
從嶺頂下行不久就到了安徽歙縣璜田鄉(xiāng)的三崗村,以黃土夯筑而成的土樓,東一棟西一棟地分布在茶坡上,其村落布局方式與淳安村落大相徑庭。
嶺腳就是街源的源頭村。源頭村,名不虛傳,一條溝澗把數十棟民居排擠到了兩岸。清澈的溪流,嘩啦嘩啦地從高處跌落,形成數十級微型瀑布。溝中盡是石菖蒲,一叢一叢,綠意紛呈。醒人眼目的火腿,高高地掛在屋檐之下,泛著金黃的肉色。
據了解,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率兵南下,途經璜蔚,曾屯駐于此半年之久。1932年紅軍獨立營閩浙贛省委選取此地為革命根據地,革命烈士江美開、雷誠珠、雷誠旺、雷旺宜等在與敵人斗爭中壯烈犧牲。
離開源頭村,古道沿著溪流往東走,不出十里地,就是璜蔚村。
璜蔚村歷史悠久,早在唐總章元年(668)就有燕氏、李氏、蘇氏等先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北宋嘉祐七年(1062),胡氏一世祖常待公自咸陽,經婺源、績溪大石門轉徽州遷定潭居璜田。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第二十八世思文公遷居璜蔚,為璜蔚村胡氏始祖。
璜蔚村名先前有蔚川、蔚水、街川等稱法,民國四年(1915)《璜蔚胡氏宗譜》載“黃郁從璜蔚記”,將村名統(tǒng)一為“璜蔚”。
璜蔚山川秀麗,毗鄰古鎮(zhèn)街口,從水路通向歙縣。群山環(huán)抱著璜蔚古村,滿山零星點綴著農家小屋。
在璜蔚村聽當地人介紹,除了萬歲嶺古道外,這里還有一條璜蔚古道,又稱“洪武古道”。這條古道是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從徽州府征戰(zhàn)浙江杭州的一條南下路線,跨越兩省、三縣、兩鄉(xiāng),據當地的相關史料記載,當年朱元璋兵分兩路,一路走谷雨嶺,一路走天堂嶺。天堂嶺就是今天所稱的洪武古道。這條古道從璜蔚村附近的解愁塢入口,經過天堂山,翻山過去就是淳安鳩坑鄉(xiāng)的嚴家村,由于無人走動,荒廢已久。
從璜蔚村乘車出發(fā),不出一刻鐘,就到了古道入口,圓圓的磨盤上,刻著“洪武古道”四個篆體大字,還真有點先秦之風。古道以大塊的河卵石鋪筑而成,一塊接著一塊,沿著溪流邊緣,向山谷里延伸。沿途有壯士墓、圣水洞、龍王廟、兵營、石涼亭等人文景點。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古道沿線的人文風情,我們一行又來到璜田村,這里有一座古戲臺。這座古戲臺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被列入安徽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戲臺坐南朝北,前有廣場。開間15米,進深10米,脊高10米,檐高8米,臺高1.7米。臺基前部豎以料石,臺口呈八字形,八字墻外壁做成假門,門柱、門楣飾以雙龍搶珠精細木雕。左右副臺的壺門、隔扇,上部都有細膩雕作。檐口大梁正中懸一“和聲鳴盛”橫匾,古韻十足。
徽州街源一帶是有名的“戲窩”。古時徽州城鄉(xiāng),無論逢年過節(jié),迎神賽會,或是大戶人家婚嫁壽慶,都要唱徽劇“堂會”。從這古戲臺的精致程度,就可知當時的盛況一二。
(三)
在沿著古道一路的探訪中,我們越來越清晰地感知到,萬歲嶺古道串聯起的兩端,在地域物產、文化特色、風俗習慣上有著無法割裂的緊密聯系。
比如跳竹馬,淳安的鳩坑鄉(xiāng)跳竹馬,是睦劇的前身,起源于翠峰村,還與一段朱元璋痛失戰(zhàn)馬的傳說相關;而在萬歲嶺古道另一端的璜蔚村陳臺降,同樣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在萬歲嶺安徽境內的嶺腳一帶,茅坪、姜家、潘家店、青苗嶺、毛嶺上等村每年也都要跳竹馬,所跳的竹馬都是用竹扎紙糊的,內燃紅燭。一般在農歷臘月二十四(當地稱“過小年”)糊馬,正月初一出門跳,正月十七焚馬。
還有茶葉,萬歲嶺古道的這一邊,鳩坑,滿山滿垅,滿片滿坡,處處茶園碧翠。鳩坑茶早在唐代就被列為“貢茶”。
鳩坑大源中段的毛坪村,其境內的頂谷坪就是鳩坑名茶原產地,唐朝鳩坑貢茶即產于此地。這一帶海拔超過600米的頂谷坪、四季坪、萬歲嶺、鳩嶺、白陽坪等向陽坡地上,林竹密布,土壤肥沃,終日云霧籠罩,漫射光多,所產之茶品質特佳。時至今日,鳩坑茶種被選為全國十大名優(yōu)茶種之一,已被日本、馬里、摩洛哥、越南等10多個國家引種。浙江省近50%的茶園種植的是鳩坑茶,面積達108.27萬畝。
在萬歲嶺古道的另一端,璜蔚,以其秀美的“街源烘青”“江南第一茶市”的名氣享譽全國。當地人說,現在淳安的“鳩坑貢茶”品牌做大了,茶葉不夠賣,淳安人都來璜蔚收茶葉了。
明末清初,徽商鼎盛時期,璜蔚有不少以經營茶木業(yè)為主的商人走南闖北。“老煥茶號”在清末就有了茶葉精制廠,所制茶葉銷往山東、天津等地。“永濟生堂”“則貴茶行”“玉泰茶行”是璜蔚巨商的代表,他們修祠建廟、鋪路修亭,構筑一寺六廟六洞七亭十八橋,將璜蔚古村裝點成“小橋流水人家”。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鄒楚環(huán) 汪妙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