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日本一区二区|18AV国产在线播放|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影视|久久精品苍井空免费一区二|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国产亚洲日韩网爆欧美国产中文

視界千島湖

快·準·活·美

點擊打開
您當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創(chuàng)佳作 > 百姓故事
韓晟與五獅書院(下)
發(fā)布時間:2024-11-22 09:20:56

●鮑藝敏

(四)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被人稱之為“儒教文明”是有道理的。“儒教文明”的“教”不是宗教,而是人文教育,是以教育為中心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和文化形態(tài)。

與這種文化形態(tài)相匹配的,除文廟儒學之外,還有文昌閣、魁(奎)星樓、六星亭等文化輔助建筑。

據(jù)民國《遂安縣志》記載,六星亭,縣東二里許,萬歷間知縣韓晟建。像六星亭、文昌閣之類的文化輔助性建筑,是為補風水、興人文、作人氣而構建的。

韓晟雖說只是一個舉人,但他知五行、辨地理,對文化與教育的感知力和執(zhí)行力,明顯強于一般人。儒學修繕結束之后,隨即又安排汪喬年等人,按山辨位籌建六星亭,選址于縣東二里許的松山之上,這里面大有講究。亭成之后,韓晟親自作《建六星亭記》,闡述了個中緣由。建六星亭的原因如建砥柱臺一樣,因為縣治東方卑卑培塿,為縣之左臑,地軸傾矣,即地勢偏低。而砥柱臺與縣右學宮,兩者懸衡,若挹若抱,識者過之,謂位次不合。為邀福水口,廣勵學宮,在松山建亭,可以祛眾疑而作之氣也。

六星亭,據(jù)記載“亭基廣三丈高埒焉,為觚六(六面六角亭),為欄楯窗欞十二,出郭仰睇,卓乎其若筆也,銳乎其若剡也。近而諦視,煥乎若翚飛也,矗乎若浮玉也?!鄙习l(fā)天光,下培地紀,中炳人文,亭名六星,蓋取《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之義,文昌六星呈半月形,在北斗魁星前。韓晟在其所編《遂安縣志》序中寫到:“不佞惟睦屬六邑,夫非六星之系于北斗,六律之稟于黃鐘歟?”當時睦州下轄淳安、遂安、桐廬、分水、建德、壽昌六縣,與斗魁之上六星相對應,故有此說。六星亭,與文昌閣、文昌亭寓義大體相類,關乎文氣、文運。

文化是個系統(tǒng)性工程,韓晟這一通操作下來,仍然覺得不夠完美。他在縣城走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縣治東面,原南宋狀元詹骙故址建有的獅山書院,早已傾圮坍塌,移作他用。韓晟對于書院現(xiàn)狀不是不知道,朝廷在這方面態(tài)度曖昧,并不鼓勵和倡導書院教育。早期由于宰輔張居正的提議,在全國禁毀書院,變賣書院資產等行為,使民間的書院建設元氣大傷。

韓晟作為地方官員,沒有刻意去揣摩上意,因為他明白,官學只為極少數(shù)人提供受教育機會,作為民間私學的書院,辦學靈活變通,能給平民百姓子弟提供一個接受教育的平臺,這才是教育的本質。于是,他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在獅山書院原址恢復書院建設,更名為五獅書院。這是韓晟基于對教學本質的敏銳嗅覺所做出的判斷,當行則行,純粹簡單。

據(jù)萬歷《遂安縣志》卷一,韓晟寫有一篇《五獅書院記》,內云:

學校教立書院,無異駢拇。后世濫觴則鹿洞、鵝湖為之嚆矢,然群有志之士課之,以振舉苴補,勞來興起于是焉。藉不必盡講學也。遂安前峙婺山,后則五獅扆焉,故以名院舊矣。其院有堂、有廡、有亭、有臺?!鄾闶乱愿缌?,修復則于九月,頹者興,缺者備,黯者丹堊,陵夷者繚以周垣,池之淤者濬之,臺則為欄楯以護之。余暇日偕二三僚佐,振□直上薄層,云送飛翔,俯睇林水翳然,便有濠濮間想又一時也。臺名狀元,故詹學士居在焉,觸目夫心,有油然前徽之念,魯人之陟岱岳,必于東山,吳人之涉滄凕,必于震澤,即此意落成……

其文意為,學校教育創(chuàng)立書院,它屬于官學的附屬與補充。書院發(fā)端起源于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起初聚集有志于教育事業(yè)的人來主講,用來提振學風,彌補不足。以恩德招他們來,書院便這樣逐漸興起。遂安縣城,前有婺峰聳立,后有五獅倚靠,所以,書院舊址就以“五獅”命名。五獅書院有堂、有廡、有亭、有臺……我到遂安縣上任時間,是在萬歷庚戌(1610年)六月,修復五獅書院則是在九月份。原先倒塌的重新修復,缺失的補備齊全,霉變發(fā)黑的墻體粉刷變白,四周平毀的用圍墻護之,池水淤積的把它疏通。狀元臺則用欄楯圍護起來。我閑暇之時,偕同二三個同僚,登上書院樓閣,有云送飛翔之感。俯瞰林木溪水的野景,頓有一種暇逸超俗、悠然自得的情趣。狀元臺,是南宋狀元詹骙的故居所在,目之所及,心中油然生起對前人美德之思念。魯人登泰山,必然去往東山;吳人欲渡大江大河,必然選擇太湖。我選擇在狀元臺創(chuàng)立“五獅書院”也正有此意……

記文后面,附錄了“院課租給田并地租數(shù)”:共租銀一十二兩,錢四分四厘。

九都二圖土名唐家塢田:七分七厘二毫。

湖塘田、土名項村田、洞畈田。

七都四圖土名大麥塢田、地;土名木竹塢田、地。

三都二圖土名前溪頭地;土名黃坑口地。

七都一圖土名雙溪口田;七都四圖土名橫源地;四都下一圖土名前莊邊地;五都二圖土名角山地、宅下畈田。

十八都上一圖,土名預備倉后地、土名巴墅溪邊地。

我注意到末尾一行字:“以上田地俱萬歷三十九年韓侯晟置”。整個遂安縣共有十八都,韓晟考慮詳備周全,他在修復五獅書院的第二年,隨即為書院置辦了大量學田,幾乎遍布大半個遂安城。

(五)

韓晟對教育的執(zhí)著,可以說不遺余力。教育的本質就是擯棄繁冗、擯棄浮躁、擯棄稠濁,走向簡約、走向穩(wěn)靜、走向本真。從這個意義上說,五獅書院的學子是幸運的。他們只需安心學業(yè),不必為生計發(fā)愁。內心安詳踏實,可以助力他們心無旁騖,專注地完成學業(yè)。

可以預見,五獅書院的教育環(huán)境純粹,我甚至覺得,相比于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更加單純,更接近教育的本質,更人性化,更趨本真,學生的心理負擔更小,快樂更多。如此一來,這些學生今后走出書院,走向社會,哪怕沒有中舉、哪怕沒有做官,我相信在其他領域,他們一定會得到社會廣泛的尊重,因為他們身上的精神氣度,與書院教育是高度契合的。天啟、崇禎年間,三邊總制汪喬年、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方逢年,都是從五獅書院走出來的棟梁之才。

書院作為官學的一種補充,同樣承擔為國家輸送人才的責任,參加科舉考試也成為必然的選擇??婆e制度產生的初衷應該是人才選拔制度而非教育制度。但事實上不知何時它開始綁架了教育,教育不再立足于教育本身,而是服務或屈從于科舉,成為科舉制度的附庸。

我們是否有資格去評判科舉制度的優(yōu)劣?因為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人才選拔機制仍存在很大缺憾,仍需努力去探索、去建構、去完善。學校被家長綁架,學生被分數(shù)綁架,而學校、老師和學生又被社會綁架。老師累、家長累,學生更累。整個社會好像也無能為力,都覺得疲累。讀書本來是件快樂的事情,現(xiàn)在弄得全社會背負沉重的負擔,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大家似乎心里都明白,又似乎都不甘心,所有的癥結指向清晰,但欲給多方松綁談何容易?社會很現(xiàn)實、社會很殘酷,說實話我們距離“學而優(yōu)則仕”的年代雖然已很遙遠,但方方面面依然未擺脫其窠臼。“道”輸給了“術”,“德”敗給了“智”,“有用”戰(zhàn)勝了“無用”。

(六)

韓晟主政遂安四年期間,為文化建設打出的最后一套組合拳,便是聘請家居的毛一鷺編纂《遂安縣志》。韓晟擔任主修,同修者還有劉尹鶴、方逢年、汪喬年。這是已知最早的版本——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年)本《遂安縣志》,也是明代唯一存世的《遂安縣志》。

壬子版《遂安縣志》共分四卷,卷首為新舊序,卷一為方輿志、營建志、食貨志,卷二為官師志、選舉志,卷三為人物志、武備志,卷四為藝文志,成為明代遂安珍貴的歷史文獻。

據(jù)查證,上海圖書館現(xiàn)藏有明萬歷壬子刊本《遂安縣志》,此編為毛一公、毛一鷺纂成于萬歷己亥(1599年),壬子(1612年)復為修補刻行,也就是說毛一公也參與了修纂。此志只有北京圖書館藏有抄本。這套《遂安縣志》的來歷還頗具戲劇性。當年,上海圖書館派員到造紙廠檢查回制廢紙,偶爾檢得縣志殘書一冊,系為原刻。因此書殘缺不全,茲參抄本著錄,其志例分為八門:一曰“方輿志”,自沿革迄水利凡十目;二曰“營建志”,自縣署迄養(yǎng)濟院凡十四目;三曰“食貨志”,自戶口迄物產凡六目;四曰“官師志”,自官制迄屬職凡八目;五曰“選舉志”,自征辟迄貤封凡九目;六曰“人物志”,自名儒迄方伎凡九目;七曰“武備志”,分城池、教場、彌盜三目;八曰“藝文志”,分碑、序、紀、銘、表、詩、書七目,總其子目凡六十有六。以縣治圖、縣城圖、學宮圖,列于方輿志沿革篇之后,圖與沿革無關,處置似若不當。

無論毛一公是否參與了修纂,壬子本《遂安縣志》,都是韓晟知遂安縣事任期內完稿并刻板印行的。

韓晟來去都很匆忙。鄉(xiāng)試中舉之后二十年,朝廷任命他為遂安知縣,他猛然從廣東博羅,匆匆履任浙西遂安,四年時間彈指一揮間,他為遂安縣做了四件文化大事:重修儒學、興建六星亭、創(chuàng)建五獅書院,主持纂修《遂安縣志》。件件關乎文化教育,樁樁敲定落在實處。四年期滿,韓晟走了,歸隱博羅城東別墅,給遂安百姓留下一個久遠的念想。

豫章祠下薦芳馨,

想到先生靜夜澄。

世降幾人聞大道,

言堙何處覓師承。

坐凝盆水心方息,

悟入空濛岸始登。

千載講堂人仰止,

時從四百望崚嶒。

這是韓晟回到家鄉(xiāng)博羅,為羅從彥所寫的《豫章祠謁羅公從彥》詩。羅從彥是宋代理學家,號豫章先生,晚年授博羅主簿,任期四年,后入羅浮山中,常在朱明洞南的釣鰲石靜坐,創(chuàng)立“靜中觀理”說。他認為默坐澄心,不唯進學有力,亦是養(yǎng)心之要。靜中觀理,盡心知性,思而有道,道為至高之性善,欲立言必先立德。

我想,中華文明之所以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從未間斷,離不開文化的引領和創(chuàng)建,離不開我們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離不開我們民族的認同感和感召力,使得它能代代傳承。你看,在山野平疇的鄉(xiāng)間,以宗族為基本單元,那些自發(fā)創(chuàng)建的一座座書院(書屋、書舍、書館),透過院墻發(fā)出的瑯瑯書聲,不正在播灑文化傳承的種子,弘揚那個至高性善的“道”嗎?

五獅書院的講堂,從韓晟創(chuàng)建伊始,就一直被人“仰止”。從某一個側面來看,這何嘗不是韓晟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呢?


千島湖新聞網編輯:鄒楚環(huán) 梁津玥

淳安發(fā)布

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