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放暑假了,無論家中還是公共場合,抱著手機,津津有味地沉迷在短視頻里的孩子,確實是越來越多了?!昂⒆右挥锌站涂炊桃曨l,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怎么罵都不聽!”以往面對電子游戲,眾多家長喊出了“救救孩子”,現(xiàn)在,短視頻成了不少家長們新的“心結(jié)”。心理學家表示,看短視頻、玩小游戲,都是一種高刺激行為。長期接受高興奮體驗,不僅消磨大量時間,還會讓人在面對書籍時,難以集中注意力。要拯救短視頻“上頭”,陪伴就是最好的“解藥?!?/p>
長時間觀看、模仿視頻內(nèi)容,青少年沉迷短視頻讓人憂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wèi)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其中,將“游戲障礙”作為新增疾病,納入“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疾病單元中,“官宣”了游戲障礙確確實實是一種病。
根據(jù)官方定義,游戲障礙是指一種持續(xù)或反復使用電子或視頻游戲的行為模式,表現(xiàn)為游戲行為失控,游戲成為生活中優(yōu)先行為,不顧不良后果繼續(xù)游戲行為,并持續(xù)較長時間。綜合既往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游戲障礙患病率平均約為5%,且保持相對穩(wěn)定。游戲障礙者以男性、兒童青少年人群為主,亞洲國家患病率可能高于歐美國家。
游戲障礙與物質(zhì)成癮有諸多相似之處,有研究者將游戲障礙者游玩時間越來越長、在游戲上花費金錢越來越多等類比于物質(zhì)成癮的耐受性增加,將停止游戲后產(chǎn)生的易激惹、抑郁、沖動等情緒及行為反應類比于物質(zhì)成癮的戒斷反應。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心理科袁勇貴主任告訴記者,游戲障礙可導致軀體問題、精神行為問題以及社會功能損害等一系列后果,要戒游戲,對患者來說非常困難,甚至還會出現(xiàn)你不讓他玩游戲,他就要跳樓這樣極端的情況。而沉迷短視頻,表現(xiàn)在長時間觀看和對視頻內(nèi)容的行為模仿。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兩點都是要特別關(guān)注的。
在袁勇貴主任看來,短視頻不具備十分完備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角色,一般只是利用熱點,制作笑料,給人以短時間的一個歡快的記憶。孩子們在刷短視頻的時候可能會不由自主地繼續(xù)刷下去。雖然沉迷短視頻達不到游戲障礙的嚴重程度,但它們的心理機制,確實有相通之處。
輕上癮,剝奪的是我們沉靜的能力
無論是美食、游戲還是短視頻,會促進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zhì)。多巴胺雖然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但是它會激發(fā)人的渴望系統(tǒng),讓你誤以為帶來了快樂。尤其是在壓力狀態(tài)下,人們對能分泌多巴胺的誘惑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容易屈從于誘惑。因此壓力越大,越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放松。
在電子時代,能給身體帶來多巴胺的,還不止短視頻一種,手游、直播甚至不停刷新的公眾號推送,都可以。去年5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quán)益部牽頭發(fā)起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有20%的青少年“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每天看幾次”的比例也接近10%。袁勇貴主任告訴記者,目前臨床上因為沉迷短視頻來求助的人還很少,但其影響仍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這些患者中大多數(shù)人心理狀況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情緒焦躁、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工作毫無興致,只有在刷短視頻時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一點快樂,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辦法妥善處理壓力,于是徜徉沉醉在虛擬世界里以獲得主動感和滿足。
此外,在心理學中,看短視頻、玩小游戲,都是一種高刺激行為。大腦中存在的“獎賞回路”,提供“刺激-成癮”這一過程。短視頻等電子娛樂,對大腦來說,獲得滿足感很容易,“獎賞”來得特別快。長期接受視頻、游戲帶來的高興奮體驗,不僅消磨大量時間,還會讓人在面對書籍等刺激略低的媒介時,難以集中注意力。很多網(wǎng)絡小說讀者有類似的體驗,網(wǎng)絡爽文看得多了,就看不下去名著了;同樣地,短視頻看得多了,看電影都會覺得悶。
讓孩子放下手機,最好的“解藥”是陪伴
主動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對很多自制力弱的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孩子們性格還在成型期,普遍自制力更弱,所以很多家長覺得要讓孩子放下手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心理學專家看來,救救沉迷短視頻的孩子,癥結(jié)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長。
“孩子大多只是消磨時間,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能擺脫手機的誘惑,在孩子空閑的時候扔給孩子一部手機或者一個平板電腦,甚至和孩子一起刷手機、看短視頻,又怎么能指望孩子主動放下手機?”袁主任建議家長多陪伴,帶孩子外出游玩、看看書、做做運動等,多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合理的時間安排,讓孩子感覺有充分的事情可以去做,手機的吸引力才會越來越淡。(實習生 盧文倩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楊彥)
來源: 揚子晚報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徐滿萍
最新播報
更多>>掌上千島湖
微千島湖
淳安發(fā)布
千島湖新聞
三分鐘語音版
千島GO購
媒美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