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千島湖網 網絡支持:杭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余利歸
讀浪川鮑家鮑氏宗譜,有明朝進士余思寬(汾口宋京村人)撰寫的《明處士彥和公傳》,講述了遂安首富鮑仁興散財換平安的故事,令人扼腕興嘆。
鮑仁興,字彥和,明朝洪武年間人。南宋初,先祖鮑志洪由縣城西大路口遷居十二都石塘,即今汾口鎮(zhèn)紅星村一帶。傳十世,鮑逸遷居十五都石塘即浪川鮑家。鮑仁興為鮑逸七世孫。雖然遷居鮑家,但承先人之蔭,加之自己努力增廓之,在汾口境內仍有大量房產地產。傳說汾口水南坂為田三千七百余畝,都是鮑仁興的產業(yè)。余思寬曾經參觀其房產,規(guī)模宏敞,面積達數(shù)畝,宛若宮殿,看起來幾乎象千門萬戶,可謂富甲于邑。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朱元璋定鼎金陵,建立明朝。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詔丈量土地。遂安縣推薦鮑仁興為丈量土地總長。至洪武十九年,鮑仁興親自向南京解送魚麟圖冊(土地檔案)。不曾想,朱元璋親自披覽圖號,發(fā)現(xiàn)水南一畈三千余畝田畈連成一片,都為鮑仁興所有,沒有其他百姓的田地。這一問題引起朱元璋高度關注,下令有關部門詳加統(tǒng)計。這一統(tǒng)計,起了鮑氏家族的老底,鮑仁興、鮑文興、鮑武興三兄弟一起竟有田產一萬一千八百余畝,高居遂安縣榜首。朝廷懷疑鮑氏一家巧取豪奪,吞并百姓田地,結果將送魚麟圖冊進京的鮑仁興扣留下來,列入南京大臨衛(wèi)充御前護駕軍。鮑仁興充軍服役,失去了自由。過了一年,鮑仁興的侄子鮑宗顯前往代替充軍,鮑仁興才得以回到老家。
鮑仁興因福得禍,痛定思痛?;氐嚼霞液螅U仁興將家里收藏的置買田產的文劵合同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并在合同文書后面寫上“拾得者應割稅管業(yè)、不必面會”之語,然后騎上馬,在汾口一路散發(fā)。這一發(fā),便宜了附近百姓,兩日內就送出了八千畝田地。
對于鮑仁興散擲土地合同的做法,鮑氏子侄一臉懵逼,不知道是啥意思,也不敢提問什么原因。有些老年長輩以為鮑仁興年紀大了、人發(fā)狂了。鮑仁興告訴大家,我沒發(fā)狂,我很清醒。我們家被朝廷要求充軍服役,是因為家里太富而受累。我們老了,要想想當前狀況,還要為后代考慮。如果因為富裕而驕傲驕橫,其實就是買禍。其實不必過分追求暴富,讓子孫后代夠吃夠用,平平安安,就足夠了。
鮑仁興充軍事件對家族的影響,宗譜中的《古明及上峰派譜序》也有提到。該序寫道:鮑志洪由純峰大路口遷居十二都石塘,十世孫鮑瑀遷十五都古明(汾口魯村鮑村畈),鮑逸遷十五都石塘(浪川鮑家)。鮑逸生九子,以四子鮑慶宗紹繼鮑瑀,居住鮑村畈。慶宗七世孫鮑宗德,為鮑仁興堂侄,明朝洪武年間,“因伯彥和公(鮑仁興)解魚鱗冊,上見其田連阡陌,產業(yè)甲于邑,疑以富豪,遂充鸞護軍,宗德公恐禍將及,挈家避處開邑(開化)石井居”。過了四世到文安公,于明永樂年間遷居本都七保上峰。再越七世為三知公,于清順治丁酉年又復轉居十五都石塘。
生活就是這樣,窮有窮的苦惱,富有富的煩惱。窮則思變,要艱苦創(chuàng)業(yè)。富則居安思危,知足常樂。還是有句名言說得好: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鮑仁興散財于民,善有善報,子孫興旺,現(xiàn)在鮑家村是浪川最大村落之一。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劉波 于一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