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樟 平
中國書法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過程,至東晉王羲之才達到了歷史的高峰,甚至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峰。就王羲之本人來說,他是一個晚熟的書家,直到其晚年才完全成熟,達到其光輝頂點。梁代書法理論家陶弘景說:“逸少自吳興以前,諸書尤為未稱,凡厥好跡,皆是向在會稽時,永和十許年中者?!碧茖O過庭亦說:“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在和平,不激不歷而風規(guī)自遠?!边@些都說明,王羲之的佳作,都是在會稽寫出來的。從史料知道,王羲之永和七年才任會稽內(nèi)史、右軍將軍。那時他剛到知命之年。這在古代,完全符合“老年”的傳統(tǒng)說法。
對照原作,王羲之的許多書作,如《寒切帖》、《初月帖》、《十七帖》中的許多帖,都是在會稽所寫。
現(xiàn)傳《蘭亭序帖》的原作是否為王羲之所寫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歷史上的永和九年,王羲之約友朋、下屬和兒孫在蘭亭聚會修禊、飲酒賦詩,他還為詩集作序,都確有其事,見于《世說新語》等多種記載。當時所作詩37篇也都流傳至今。總之,蘭亭雅集無論從參與的人員、所作詩文、或?qū)Ξ敃r環(huán)境的描述,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下面就簡談一下與雅集有關(guān)的一些問題。
一、關(guān)于修禊的風俗
關(guān)于修禊,即祓禊:祓,猶拂也;禊,潔也。唐《初學記》載:“韓詩章句曰鄭俗上巳溱、洧兩水之上。秉蘭祓除?!彼抉R彪《續(xù)漢書?禮儀志》曰:“三月上巳,官民并禊飲于東流水上?!鄙蚣s《宋書》曰:“魏以后但用三日,不復用巳也?!币馑际牵涸诿磕甑娜律涎热?,用流水洗濯宿垢,去病消災。此風俗最早見于鄭國:“于溱、洧兩水之上,執(zhí)蘭招魂續(xù)魄,拔除不詳。”后被各國普遍采用。致于流水酒,有人認為始于周公卜成洛邑之時。曹魏以前,祓禊在三月上旬之巳日,在
二、王羲之修禊故址及其后世變遷的原因
“亭”是一基層的組織名稱。以“蘭”命名,據(jù)說與越王勾踐曾在此地種蘭花有關(guān)?,F(xiàn)在的蘭亭景點已非原王羲之等修禊之地,這已為大家公認。現(xiàn)在的蘭亭為明代沈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主持始建的。但原址在何處?為何曾多次遷移?都是有待研究的問題。
古今有關(guān)的記載很多。有的不夠準確,還曾引起不少的混亂。所見以今人紹興水利局長
永和九年雅集以后,蘭亭景點曾有多次遷移,遷移的原因,
在雅集45年之后的隆安三年,當時的內(nèi)史謝為了防洪和土地的灌溉,在現(xiàn)蘭亭和古蘭亭之間修建了一個池塘,水面積0.7平方公里,蓄水量200萬立方米,總庫容量1000余萬立方米。次年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為內(nèi)史,將亭移在水中。大概是亭被淹沒或損毀,六年以后何無忌又“起亭于山椒”。其后又有移亭至湖口等說。唐大歷年間,鮑防、嚴維等三十七人曾在該處聯(lián)句。但具體地點已難考查。大約在唐宋、宋初,左塘潰決,又在天章寺內(nèi)修建了宋蘭亭。元代至元年間,還建了右軍祠和書院。至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以后再無大的變動。
三、參與永各修禊的人員及其有關(guān)情況
《蘭亭序》文說:“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痹诔缟骄X、茂林修竹和清流激湍中流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是一種怎樣的詩情畫意。這種濃厚的文化氣息,與參與人員的文化素質(zhì)有關(guān)。
假如不局限于參與者當時的任職和成就,而是從發(fā)展的潛力和后來他所取得的豐功偉來來說,這42人之中,不乏有著文化史、政治和軍事史上流芳千古的一流人物;也有在東晉時期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文人和武將。同時,又是諸如王、謝、郗、庾等高門世族聚集的一個縮影。
例如王羲之,他在當時已是公認的書法權(quán)威。后來又與兒子王獻之合稱“二王”,在古代書法四賢中占了一半。王羲之當時任會稽內(nèi)史,帶軍職右軍將軍,官秩四品。但在這之前他曾任護軍將軍,護軍將軍為三品,故他的品級應為三品。王獻之官至中書令,中書令掌機要,出納帝命,和尚書、門下一起,是事實上的宰相。
謝安,當時雖然只是瑯王友,但其名聲已經(jīng)極大。他出山以后,官至太保。作為征討大都督,在淝水之戰(zhàn)中大敗苻堅,挽救了東晉。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其文采風流亦為歷代稱賞。其弟謝萬,當時為司徒左西屬,后官至出事中郎、豫州刺史。后受命北征,兵敗被貶,也是一個修養(yǎng)很高的文人。
孫綽,著名的文人。當時為左司馬,后官至遷尉卿。著述宏富,其《游天臺山賦》,是中國辭賦史上的名篇。影響巨大,有“擲地有聲”的成語?!短m亭詩集》由他撰后序。其兄孫統(tǒng),為前余杭令,亦善屬文。
郗曇,郗鑒次子、王羲之媳弟。官至北中郎將,曾是王獻之的岳父。亦有文才。
庾友、庾蘊,均為東晉重臣庾冰之子?;競?,疑為桓溫之子。
參會者有現(xiàn)任或曾任的縣令六人,參軍、主簿、司馬等14人。
王羲之七子中除第六子操之以外,都參加了修禊。時獻之只有十歲,所謂“少長咸集”應指此。其中除獻之因年少不會做詩,被罰酒以外,其他都有詩作,凝、肅、徽之還都作了兩首。連凝之之子蘊之也有詩作。王羲之的詩句“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表達了他銳意創(chuàng)新的思想理念。
總之,這次的參會者,既有中國文化、中國書法界的頂尖人物,也有杰出的戰(zhàn)略家和文武皆備的各種人才,以及諸世家大族的稚兒小子。是一次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和自然、天倫情趣的交流活動,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并仍在產(chǎn)生著深刻影響。
四、蘭亭雅集和《蘭亭序帖》問題
永和九年,王羲之召集42人在蘭亭修禊賦詩,王羲之為詩集作序,歷史上確有其事,當時所作的詩文也都傳至今日。但現(xiàn)傳之原作是王羲之所作還是別人偽托,清代就已有人提出懷疑。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更形成了規(guī)模巨大的“蘭亭論辨”直至今日,仍未結(jié)束。爭論的要點,就我個人理解,可以舉出以下幾個方面:
1、現(xiàn)傳《蘭亭序》書法與當時的時代書風是否相合?《蘭亭序》書風的來源何在?
2、《蘭亭序帖》與沒有爭議的王書,如《十七帖》等筆法、風格是否一致?
3、唐何延之的《蘭亭記》等是小說還是信史?
4、《蘭亭序帖》文字比《世說新語》所載多出一百余字是怎么回事?
5、唐太宗、智永辮子虞世南等為何沒有有關(guān)《蘭亭序帖》的直接言論?
還可舉出一些,現(xiàn)在只先提出以上幾點。
王羲之《蘭亭序帖》是個有爭議的作品,即便有一天證明原作確實出自王羲之之手,它也不能代表王羲之所反映的王書的多種面貌和“道微味薄”等豐富、深刻的內(nèi)涵。故近年來有正說《史記》、正說“清史”等等火爆,這也是理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走向全媒體——千島湖傳媒中心十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