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投身于火熱的生活,不懈追求生活的本源是職業(yè)新聞人的使命,我們要承擔起這份責任,記者應當在思維層面上有所創(chuàng)新,不斷汲取新理念,拉啟新視窗,拓展思維空間,開掘思維深度,才能寫出有深度、有思想,力透紙背的新聞佳作。本文介紹了新聞寫作的8種意識,快跟著“看傳媒”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分形思維的意識
分形,通俗一點說就是研究無限復雜但具有一定意義下的自相似圖形和結構的幾何學。這些例子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例如一棵蒼天大樹與它的樹枝及樹枝上的枝杈,在形狀上沒什么大的區(qū)別,大樹與樹枝這種關系在幾何形狀上稱之為自相似關系;一棵花菜,也具備這種性質;動物也不例外,一頭牛身體中的一個細胞中的基因記錄著這頭牛的全部生長信息。這就是說,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反映和含有整個系統(tǒng)的性質和信息。
在中國古代藝術中,莫高窟的一尊佛像,身上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佛中有佛;一個壽字竟由一百個形態(tài)各異的壽字組成,壽中有壽;在西方的思想里也有自相似的影子,例如,英國詩人、畫家威廉·布萊克就有這樣著名的詩句: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中有無限,永恒在瞬間。荷蘭畫家M.C埃舍爾的版畫“魚和鱗”,運用“魚中有鱗,鱗中有魚”的嵌套結構,表現(xiàn)了互嵌韻律與形式美,體現(xiàn)了局部與整體的相似性。這些例子說明,人類的思維活動中存在著分形的規(guī)律。分形作為一種新的概念和方法,正在數(shù)學、物理、生物、海洋及社會科學等許多領域應用和研究,在藝術和音樂方面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惠勒甚至說:“今后誰不熟悉分形,誰就不能成為科學的文化人?!?/p>
分形對于新聞采集制作過程有哪些啟示呢?
一是了解并借助分形思維,有助于我們捕捉新聞,不放過每一塊新聞“碎片”。按照分形理論,任何一個線索,一個不經(jīng)意得知的信息,一個偶然看到的現(xiàn)象,甚至街頭巷尾的道聽途說,都有可能是新聞事件中的一個“小碎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體事件的映象和縮影。有了對新聞價值的基本把握,有了“一葉知秋”的分形意識,我們就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小碎片”,而會追根尋源,最終還原事情的原貌。
二是有助于培養(yǎng)新聞從業(yè)人目前較為欠缺的系統(tǒng)思維,引導我們全面看待事物。“小碎片”只是構成新聞的一個元素,并不簡單地等同于新聞的全部,而且整體的復雜性、多元性遠遠大于部分。因此,在采訪一個新聞事件時,不能只抓住“小碎片”,并以為得到了新聞的全部,這樣寫出來的新聞往往會以偏概全,失之于片面甚至失實。因而記者要盡可能多地采集有關這一新聞事件的“小碎片”,使新聞事件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
三是有助于我們從無序中發(fā)現(xiàn)有序,從雜亂、破碎、混沌等極不規(guī)則的復雜現(xiàn)象內部發(fā)現(xiàn)其所蘊涵的規(guī)律,梳理我們的思維。記者采訪后,得來大量的第一手“新聞碎片”,但是記者頭腦中往往是混亂的,不清晰的,在大量的“新聞碎片”面前束手無策,不知道從哪里入手。而分形思維則有助于我們圍繞主題進行梳理,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分類和梳理,凡是含有“一世界”,“一天堂”的“砂”和“花”都保留下來。
四是對寫作的益處。我們常常可以從一部好的書、一篇好的文章中感受到,它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第一段甚至第一句往往就是整體的縮影和再現(xiàn),即全書、全文、全段的中心,如文天祥的《正氣歌》第一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點出了全文的精華。新聞寫作只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銜接,才能強化新聞的邏輯力量。
二、參照比較的意識
一些記者文筆優(yōu)美,思維清晰,敘事清楚,但就事論事,淺顯平白,缺乏說服力,往往因沒有參照系而顯得分析缺乏主線和深度。因此,要拓展思維方式,培養(yǎng)參照系意識,在比較中寫出來的新聞作品才能有厚度和張力。
參照系是我們研究一個事物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事物的復雜性要求我們在采集制作新聞過程中,學會多角度、多層面看問題。要選準“參照系”,要力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認識和分析問題。把事物置于全局中分析判斷,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認清事物的本質;把事物放到同類項中,進行橫向比較,才能看清事物所屬的層次,了解其先進、落后,或處于中游的位置;把事物放到發(fā)展進程中,進行縱向比較,才能看清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運行軌跡,認清其進步、退步,或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把事物放到時代大勢中,進行綜合比較,才能看清事物所處的方位,認清其超前、滯后,或與時代同步的形勢??傊?,選準參照系對事物進行反復比較,旁征博引,多方求證,才能增強文章的歷史感和增加其深度,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
三、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意識
各種新聞題材的報道往往涉及數(shù)字。在新聞作品中適當運用數(shù)字,具有較強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從而提升新聞的價值。2003年抗非典時楚天都市報《生命重于泰山——湖北“抗非”一組最新數(shù)據(jù)的人本解讀》一稿,體現(xiàn)了用數(shù)字解讀、用數(shù)字說話的理念:“130多個指揮部與5970萬百姓;3萬個檢測點與數(shù)十萬一線戰(zhàn)士;6位確診病人與300多名醫(yī)務人員;70名科技工作教師與5000萬宣傳文字……”全文采用數(shù)字40多處,許多數(shù)字精確到個位數(shù),一切盡在“數(shù)字”中。比起目前新聞中廣泛運用的“數(shù)十個”“成百”“近千”“上萬”等模糊數(shù)據(jù)來說,詳實的數(shù)字帶來的新聞可信度顯然要高得多。
但是,目前在一些記者的思維里,數(shù)字并不屬于新聞事實的組成部分。他們對數(shù)字缺乏感覺和尊重,不能正確地運用數(shù)字?;蛴X其枯燥,可有可無,采集意識不強;或信手拈來,隨意夸大縮小,不求精確;或視而不見,避而不用,認為數(shù)字會影響新聞的生動性。致使大量有分量、有說服力的數(shù)字長期被冷落著,不僅造成新聞資源的浪費,還造成一些新聞作品因缺乏數(shù)據(jù)分析和科學實證而顯得蒼白無力。
數(shù)字的價值并非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對它的運用。在新聞中使用數(shù)字不是數(shù)字簡單的堆積,而是對它進行理性分析和感性包裝。在對原始數(shù)字進行理性分析中顯示它深刻的說服力,在對它進行感性包裝中使它好讀易懂,在理性和感性中顯示記者的發(fā)現(xiàn)力、透視力、“原創(chuàng)”能力和對數(shù)字的整合能力,讓數(shù)字在新聞報道中大放異彩。
四、滾動式報道的意識
這里所說的滾動式報道是指新聞時間性的一種表達方法,并非連續(xù)報道。時間是報紙的生命,其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逆性。目前新聞作品中表述時間性的多為“日前”“近日”“昨天下午”等,這樣的表述,一是時間籠統(tǒng),沒有時間特有的流動感;二是不夠精確,表述到“幾時”時間就算精確了,到“幾分”的極少。這固然與報紙生產的局限性有關,但也有我們思維的張力不足和對“時間性”的狹義理解。
誠然,報紙不可能像網(wǎng)絡、電視臺那樣做到滾動播出新聞,也不可能每條新聞都做到即時報道,但是可以借鑒滾動式報道的思路來表現(xiàn)一些事件性新聞。比如,同樣是非典時期的一條新聞《戰(zhàn)斗在菜園壩打響》,它由五小段組成,描述了五個關健的時間段:10點30分,接報:閃電集結;10點55分,應戰(zhàn):忙碌鎮(zhèn)定;11點,檢測:迅速開始;11點34分,重點:8號車廂;12點20分,病人:順利隔離。隨著時間的滾動和精確到分的表述,加重了新聞的緊迫感,讀者眼隨時牽,心隨事動,大大提升了新聞對讀者視覺和心理上的沖擊力,避免了閱讀時的空白點、盲點和距離感。
五、網(wǎng)絡思維的意識
網(wǎng)絡思維是對線性思維而言的,傳統(tǒng)的線性思維是一種直線的、單向的、缺乏變化的思維方式。由于受稿紙和書本有限空間的影響,人們必須按一定的時空和邏輯順序來書寫或解讀某種信息。而網(wǎng)絡思維則不同,信息載體幾乎沒有空間限制,完全可以突破時間和邏輯的線性軌道,自由翱翔于思維的廣闊天地,進行隨意的跳躍。因此網(wǎng)絡思維不再被強制地運行在一個線性空間中,而是允許在四通八達的網(wǎng)絡中穿梭往來,從而打破了線性敘事的神圣規(guī)律。
在一個信息海量涌現(xiàn)的時代,受眾對新聞背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每天專注于上網(wǎng)閱讀新聞的受眾,他們并不覺得枯燥和簡單,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顯示屏的背后往往有著超乎尋常的歷史穿透力,受眾可以向文本內及四周的超鏈接提出問詢、進行搜索,滿足他們對于時空無限跨越的渴望。
然而,網(wǎng)絡化還沒有帶來新聞從業(yè)人員思維上的全新突破。如在新聞的運作中,一些人仍舊習慣于線性思維,直來直去,缺乏樹狀型(放射性)思維,表現(xiàn)為策劃意識比較弱,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都難以駕馭大型系列報道;習慣于按傳統(tǒng)時空順序采寫新聞,跨時空運作、跳躍性思維比較困難;習慣于分桔掰瓣式的內斂型的寫法,不習慣于縱橫捭闔的開放型的寫法;習慣于將一件事報道得盡善盡美,不善于抓住一個特點、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深入開掘;習慣于就事論事的平面報道,不善于超越新聞本身,將其放在一個更為廣泛的事物鏈中進行比較思考;習慣于按公眾的價值標準來判斷新聞,不善于標新立異……凡此種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聞價值的挖掘和提升,影響讀者的閱讀效果。
六、質疑思維的意識
質疑性思維要求我們對一個新聞事件不斷地追問,這種反思式思維活動正是我們的媒體所缺乏的。第一,要搞清正面報道和輿論監(jiān)督的關系,兩者之間并不是矛盾的,輿論監(jiān)督也是正面報道的一個重要內容,異曲同工,目標一致。第二,機關報也要做輿論監(jiān)督,這是黨報的責任,關鍵看怎么做。第三,正面報道也需要質疑性思維,把不明白的地方、有疑問的地方講清楚,有助于報道的真實、扎實、可信。第四,有質疑性思維并不等于要做負面報道,這是一種科學的實證精神,是全方位把握客觀事物、多角度印證新聞事實的思維方法。
因此,新聞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質疑性思維,提倡“不一樣才是創(chuàng)造”,要鼓勵記者主動地運用自己的理性思維和知識去分析事物,作出獨立的判斷;要從經(jīng)典中汲取精華,但不迷信經(jīng)典和經(jīng)驗,因為沒有絕對不變的經(jīng)典;要打破因果思維定式,善于從因果不全,無序混沌的事物中理出脈絡;要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一個事物可能有第三第四種以至更多的結果。
七、關注細節(jié)的意識
有人說,我們已經(jīng)到了細節(jié)時代,社會的變化有時天翻地覆,有時則“潤物細無聲”。新聞工作者站立在時代潮頭,要關注國家大事和黨的方針政策,更要關注細節(jié)。一方面,我們的讀者關注生活細節(jié),因為細節(jié)記錄著社會變遷的軌跡和人們心理的變化,距離現(xiàn)實生活更近;另一方面,沒有大量人物心理活動和生活細節(jié)作支撐,就難以寫出有沖擊力、震撼力的新聞佳作。要注意的是細節(jié)的寫作不是記者自已在說話,如我們有的報道說領導干部去看望群眾,把“拍拍肩膀”“微笑著說”“端起茶喝了一口”等寫進稿件,認為這就是細節(jié),讀者一看就不真實、不感人。真實的細節(jié)應當將人物的特定動作表情與人物的性格和所處的場景不著痕跡地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的是此時此刻人和事物的“魂”兒,而不是生硬地貼上去的“兩張皮”。細節(jié)從生活中來,從入微的觀察中來,不能煸情,想當然甚至造假。新聞細節(jié)的挖掘,不僅僅是技巧方法問題,更是一個素質和職業(yè)精神問題,在這些細節(jié)的背后,體現(xiàn)出記者的責任感和人文關懷意識。
八、關注邊緣的意識
這里所說的邊緣是一個思維方法。記得一位學者說過,事物最活躍的部分大多在它的邊緣;物種雜交可以產生新品種,這些交叉的邊緣品種可以同時擁有父體與母體雙方的優(yōu)勢;冷暖氣流的交匯邊緣最容易形成降雨帶;刀的邊緣——刀刃部分最鋒利……因此,邊緣是一個特別值得重視的地方,它是人們涉足比較少的地方。這里充滿了未知,是可供探求的新領域,當然也就充滿了更多的希望與機遇。
強化邊緣意識對我們抓新聞大有好處。目前新聞記者采訪大多數(shù)仍是分口劃線,記者則分兵把口,各自為戰(zhàn),畫地為牢,有時還為跨口越界而生不快。這種分口存在的弊端,一是記者多年跑一個或幾個部門,采訪空間有限,知識面、眼界、思維定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約,不利于記者的成長;二是由于缺乏新的挑戰(zhàn)和刺激,壓力不足,不利于記者保持持久的熱情,易麻木懈怠;三是長期跑一個領域,意志不堅定者易衍生出有悖新聞職業(yè)道德上的問題;四是不符合新聞生產規(guī)律。生活多彩,新聞無疆,人為地將新聞采寫分口分類,勢必會丟掉許多無法歸口的新聞。
實際上,在眾多領域中,還有許多“死角”“盲區(qū)”沒有被發(fā)現(xiàn),更有許多“兩不管”以至“三不管”結合部、交叉點無人問津,在這些“中間地帶”,采集新聞的空間很大。這里的新聞定性模糊,涉及多個領域,新聞含量豐富,價值較高,很難界定它們是屬于哪個口子里的新聞,該由哪個部門來跑。因此對于“各行其道”的記者來說,這種“邊緣新聞”少有人涉足。如果你的思維能夠跨越“條塊分割”的壁壘,沖破傳統(tǒng)的“只種自留地”的狹隘意識,去關注不同行業(yè)領域的交叉點或結合部并深入其中,如果你能在別人都在關注賣點、熱點新聞時,甘居寂寞,獨辟蹊徑,劍走偏鋒,想別人之所不想,關注別人關注不到的邊緣人邊緣事,就有可能出其不意,寫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好新聞,甚至能將邊緣新聞做成熱點新聞?!斑吘壭侣劇笔且粋€新理念,是一個新聞富礦,值得我們認真探索挖掘。
來源:鄭京湘:《拓展新聞寫作思維空間的八種意識》,《新聞與寫作》;微信公眾號“新聞與寫作”
來源:“看傳媒”公眾號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姜智榮
走向全媒體——千島湖傳媒中心十年歷程